《731》票房破4亿!口碑出炉褒贬不一,观众的差评纷纷指向导演
电影《731》自9月18日上映以来,凭借其特殊的历史题材和强大的演员阵容,迅速成为市场焦点。
电影《731》自9月18日上映以来,凭借其特殊的历史题材和强大的演员阵容,迅速成为市场焦点。
甚至有些画面让人不敢看,被称为今年来关于国家最大的尺度电影,首批人员在看完之后表示这部电影会突破百亿票房的预测。
当电影《731》的胶片转动,9月18日9时18分的银幕亮起,那“警钟长鸣”的标识,恰似利刃划破历史的遮羞布,将731部队的反人类暴行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。有人从不同的立场,不同的角度分析着这部电影艺术性,发表不同的声音。但我觉得抛开历史来谈这部电影不是无知就是别
在哈尔滨偏远的平房区,一座占地近一万五千平方米的“四方楼”拔地而起。这里不是医院,也不是研究所,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杀人工厂,集细菌研究、活体实验、特设监狱、解剖室和焚尸炉于一体。
9月18日,电影《731》海报在甘肃省兰州市一影院展出。当日,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(简称731部队)为题材的电影《731》在全球上映,该片以平民视角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。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
电影《731》的公映在中国观众中引发了一场罕见的评价分裂。支持者视其为一次成功的爱国教育,批评者则对其艺术处理提出强烈质疑。
如果有人没有去看,大概是因为担心承受不了这份历史的重量,整部影片可以说处处“高能”,每一个画面都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,压得人喘不上气,大家的观后感出奇的一致——难受。
结果昨天《731》电影上映,他的口碑立马反转,原本喷他的网友立马化身“夸夸怪”,口碑在两天内就实现了两级反转,让人感到不可思议。
与此同时,该片也在网上引发讨论。个体观影感受之外,人们对历史的态度是一致的——那是一段我们无法忘更不能遗忘的历史。铭记历史,不为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汲取历史教训,更坚定地走向光明。
“历史是一堆灰烬,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。” 9月18日,电影《731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上映,让那段被岁月尘封却依旧灼痛人心的历史,以一种震撼的姿态重回大众视野。这一天,无数人走进影院,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观影,却未曾料到,影片带来的是一场灵魂的震颤,没有人能平静
这部由赵林山执导,姜武、王志文、李乃文、孙茜等实力演员联袂出演的影片,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,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,在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、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。
电影《731》居然低调上线了,没几个提前知道的吧,说实话我也是昨晚才刷到。谁能想到,这样敏感的话题会被搬上银幕,而且还真的安排成正式上映,这种尺度,简直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大。回头看赵林山,他本人可能也没料到这事真这么顺利,毕竟这部片子从策划到拍摄,压力一直不小,
《731》上映首日便展现出强劲的势头,打破多项纪录,成为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、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。截至 2025 年 9 月,更是荣获战争片内地票房冠军等 30 余项里程碑。这样的成绩,足以证明观众对这部电影的高度关注与支持。
首映开始前,影城大厅人头攒动,却不见往日观影的喧闹。入口处,《731》主题海报格外醒目,“以光影之名 抵抗遗忘 捍卫真相”的标语直击人心;大厅内张贴的主题海报与历史资料展板前,不少观众入场前驻足观看。
9月18日,以侵华日军731部队为题材的电影《731》公开上映,长治各大影院迎来首日抢先看的观影热潮。多家影院安排了较多的排片场次,且首场放映时间定于9时18分,并特别注有“警钟长鸣”标识,以此铭记历史,警示后人。
当电影《731》的片尾字幕亮起,影院灯光渐明,响起的不是惯常的散场喧哗,而是一片压抑的啜泣与长久的沉默。
以前,我总觉得历史书上的那些文字,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挺远。像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暴行,感觉就是一段被尘封的过去,和日常的柴米油盐、工作娱乐毫无交集。直到《731》这部电影上映,它把那段黑暗的历史,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,拉到了我们眼前,让我深刻意识到,历史从未远去
731被列为三级片,这是我在网上刚刚看到一位网友的发文,他说731将在香港和澳门上映,但是禁止18岁以下人士观看。根据购票软件显示,731在香港被列为三级片,在澳门被列为四级片,这就意味着18岁以下人士禁止观看。
今天是9月18号,这天除了警报声提醒大家别忘国耻,还有一部电影让很多人坐不住了。之前定在7月底上映的《731》,突然被撤了,等了俩月终于定在今天全球上映。我爷爷那辈人小时候都看过《黑太阳731》,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那电影讲啥,但这部新《731》名字听着耳熟,内
影片将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。那一间间阴森的实验室,成为了人间炼狱。无数无辜的中国人、苏联人、朝鲜人等被当作“实验材料”,遭受着活体解剖、细菌感染、冷冻实验等非人的折磨。他们在痛苦中挣扎、惨叫,却只能换来刽子手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