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731》导演赵林山:我可能是下一个张纯如!
2025年9月18日,一部名为《731》的电影在中国大陆正式公映。这一天,是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93周年的纪念日,导演赵林山选择在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日子推出这部耗时11年、历经生死考验的作品,不是巧合,而是一次蓄谋已久的“精神复仇”。
2025年9月18日,一部名为《731》的电影在中国大陆正式公映。这一天,是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93周年的纪念日,导演赵林山选择在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日子推出这部耗时11年、历经生死考验的作品,不是巧合,而是一次蓄谋已久的“精神复仇”。
昨天,全国院线突然开了部新电影叫《731》。这部片子原本7月底被撤档,没想到选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这天上线了。听说片子里拍的是二战时期日军731部队做的人体实验,网上说当年40多岁的人都看过类似的老电影《黑太阳731》。
“九一八”,这三个字如同一把利刃,深深刺入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。1931年9月18日夜,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,并嫁祸于中国军队,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,制造了震惊中外的“九一八”事变。这一夜,山河破碎,风雨飘摇,中国自此陷入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战争史的知乎创作者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每当有涉及日本侵华战争的电影上映,评论区总会出现两种极端声音。一种是"又来了,这种片子除了煽动仇恨还能干嘛",另一种则是"就该多拍这种片子让年轻人知道历史"。而当《731》放出预告片后,这种争论达到了
电影《731》显然是本周最热门的一部院线片,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本片的上映,也成为是我们纪念的一部分。
电影《731》刚刚上映一天,令人恶心的一幕就出现了,央视锐评字字戳心,究竟是谁被蒙蔽了双眼?
很多人是流着眼泪看完整部影片的,观看完电影之后,观众们都久久不能平静。
全国好多影院都把第一场放映定在上午9点18分,还特意标了“警钟长鸣”的标识。就想提醒咱:94年前的今天,日本侵华战争开始,那些惨痛的牺牲,咱永远不能忘!
导演赵林山说,必须在这里开首映,这里是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所在地,对逝去的人们也是一种告慰。
9月17日,电影《731》在哈尔滨举办了首映礼,演员们和导演聚集在线下和群众们共同观看,甚至现场也有不少的省级领导、国家单位的人员前来观影。
“九一八”防空警报与《731》电影上映,这种关联并不是要叠加仇恨,而是让每个中国人更清晰地认识到,近代中国的苦难是多维度的侵略所致,唯有铭记全部历史伤痛,才能更深刻地理解“捍卫国家主权、守护人民安宁”的真正意义。
1931年9月18日,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袭击沈阳,开始以武力侵占东北,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。而从1937年至1945年,罪恶滔天的日本731部队,在中国多地开展细菌战研究,甚至以百姓进行人体实验。电影《731》正是重现那段黑暗的历史。
影片将视角聚焦于日本731部队那段罄竹难书的暴行。从踏入那阴森的“实验室”开始,观众便被拽入了一个充满血腥与罪恶的深渊。731部队以“医学研究”为幌子,对无数无辜的中国民众、战俘实施了毫无人性的活体实验。他们把人当作“马路大”(日语“圆木”之意,意为实验材料)
一部筹备了整整11年的电影,上映之路磕磕绊绊,经历了两次改档和种种无形的阻力,终于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与观众见面。
电影《731》自9月18日上映以来,凭借其特殊的历史题材和强大的演员阵容,迅速成为市场焦点。
甚至有些画面让人不敢看,被称为今年来关于国家最大的尺度电影,首批人员在看完之后表示这部电影会突破百亿票房的预测。
当电影《731》的胶片转动,9月18日9时18分的银幕亮起,那“警钟长鸣”的标识,恰似利刃划破历史的遮羞布,将731部队的反人类暴行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。有人从不同的立场,不同的角度分析着这部电影艺术性,发表不同的声音。但我觉得抛开历史来谈这部电影不是无知就是别
在哈尔滨偏远的平房区,一座占地近一万五千平方米的“四方楼”拔地而起。这里不是医院,也不是研究所,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杀人工厂,集细菌研究、活体实验、特设监狱、解剖室和焚尸炉于一体。
9月18日,电影《731》海报在甘肃省兰州市一影院展出。当日,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(简称731部队)为题材的电影《731》在全球上映,该片以平民视角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。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
电影《731》的公映在中国观众中引发了一场罕见的评价分裂。支持者视其为一次成功的爱国教育,批评者则对其艺术处理提出强烈质疑。